关键词 |
医疗隔离式集成洗衣房,地巾二区三通道洗消间,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中心,医用隔离集成洗涤系统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驱动方式 |
滚筒式 |
适用范围 |
医用 |
样式 |
蒸气式 |
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中心、硬器械消毒供应中心和软器械消毒供应中心这三类洗消项目融合在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中,并分别采用不同的生产场所、洗消设备、洗消工艺、洗消标准进行建设规划和流程设计的医疗洗消解决方案。
《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软器械的定义(即手术衣、手术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以及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明确了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监测和检测结果,实现全程可追溯,质量的具体要求。
随着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508《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规范》、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基本标注(试行)》、《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试行)》、WS 310 1-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YY/T 0506 1-8《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相继出台,国内的相关标准建设也在日趋发展和完善,为医疗洗消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更高的准入门槛。
各类标准从医用织物及器械的洗消场所、物料、水质、设备、功能分区、洗消标准规范、生产流程、监测标准、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和说明,整个行业从生产和运营依照规范进行产业创新升级。
承担对医疗机构对清洗手术硬器械(金属、橡胶、塑胶、高分子材料及其他硬质材料制造的手术器械、硬式内镜等)、软器械(可阻水、阻菌、透气的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穿戴、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等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洁净手术衣、手术盖单等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
卫生隔离式洗衣机的理念是将洗衣房分成了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两个立的操作区间。洗涤物由位于非洁净区一侧的机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洁净区一侧的机门取出。防止洗涤物从非洁净区装卸和出料引起的交叉污染,是无尘工业和医院洗衣房的理想洗涤设备。
,从设备上采取两道机门,使污染布草的装载和洁净布草的卸载从不同的两个门进出,从源头上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卫生隔离式洗脱机由于使用了隔离式洗脱机,使加装中间隔离墙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污染区和洁净区等各功能区的划分,阻断了二次污染的产生。
卫生隔离式洗衣机,完全适用于制药厂、医院、疗养院、病毒微生物实验室、电子厂、食品加工厂、石油平台等行业,其稳定的性能,高的清浩能力,为中国市场带来前瞻的技术。
双门设计全自动洗脱机,洁净区与污染区人员与用具的立配置,布草的单向流动,加上空气的负压流动设计,更为的避免了二次交叉污染。
1.电脑控制器: 大屏幕液晶触摸屏电脑采用中(英)文操作界面,人机对话方式方便可靠。
2.避震器: 特殊高强度设计加上采用避震器,机器运行平稳,震动小。
3.自动对门装置: 对门采用接近开关自动控制,确保在装衣和取衣时,内门能定位。
4.内门门锁:内门门锁采用滑块锁紧机构,并带有自锁防松功能,既有很高的强度,又能确保安全。
医院感染暴发原因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患者自身、医疗器械、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污染药品、污染食物、患者护理设备和用品。
医用织物可通过与住院患者直接接触,或通过医务人员的手间接接触而在感染传播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因此,应根据医用织物的风险分类和微生物污染的种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医用织物即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等。
医用织物分拣、收集、洗涤原则
医用织物包括感染性织物和脏污织物,应进行分类收集,收集时应减少抖动。确认的感染性织物应在患者床边密闭收集,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橘红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可使用水溶性包装袋。脏污织物宜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盛装,其包装袋和包装箱(桶)应有文字或颜色标识,布袋和包装箱(桶)应“一用一清洗”。周转库房或病区暂存场所内使用的存放容器应至少一周清洗一次。
除了手术衣、手术铺单等属于高度危险物品需灭菌之外,其他大部分医用织物均属于低度危险物品,应采取清洁洗涤或低水平以上的消毒处理。另外,感染性织物要根据微生物污染的特点、种类以及污染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非感染性织物要先洗涤后消毒,并且要根据织物的使用对象、污染程度选择清洗和消毒的方法。新生儿、婴儿的织物应该洗涤,手术室的织物应进行单洗涤。其他的布巾、地巾同样推荐进行单洗涤。感染性织物不推荐使用手工洗涤方式,应热洗涤,并采用专机洗涤和消毒的方式。对特殊患者感染的织物,要根据病原体的种类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六大原则规范洗涤行为
“人”--人员培训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用织物洗涤行业工人学历不高,要想使操作工人达到化的水平,那么人员的培训就显得非常重要,如通过岗前培训和定期岗位培训,让工人了解标准预防的概念,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污染,正确掌握清洗消毒的方法。另外,医院和洗涤服务机构应有质量管理负责人和专(兼)职质检员,以便加强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
“机”和“料”--机器设备、用品要求
洗涤、消毒、烘干、熨烫等用品与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工作量满足工作需要。洗涤和烘干设备应选用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有加热功能的洗涤和烘干设备,好选择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好装备隧道式洗涤机组。
另外,洗涤用水应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推荐在漂洗的时候使用软化水。消毒剂和消毒器械要符合国家现有的管理规定。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消毒剂和消毒器械放开了审批,改为备案制度,在招标采购中应加以注意。
“法”--法规、标准和制度
医院洗衣房和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除了应满足《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等国家规范层面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地方标准的要求。
另外,医院洗衣房和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还要建立内部制度,如建立洗衣房的感染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分类收集、洗涤消毒和质量监测、清洁织物储存管理、安全操作规程、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等制度;委托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还要建立验收和交接的质量检查制度,对社会化服务机构进行风险评估等。
环 一环境设施
洗衣房要立设置,远离诊疗区域。应按照“两区三通道”的要求对洗衣房进行布局,两区是指污染区和清洁区,两区之间要有完全的隔离屏障,这个完全隔离屏障就是除了物料的传递窗之外,空气不能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进行对流。污染区应设医用织物接收与分拣间、洗涤消毒间、污车存放处和更衣(级冲)间等,安装空气消毒设施。清洁区应设烘干间,熨烫、修补、折叠间,储存与发放间,洁车存放处及更衣(缓冲)间等。污染区及各更衣(缓冲)间设洗手设施。洗衣房的排水设施应完善。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医院应设置织物周转库房,设使用后医用织物接收区域和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域,并有防蝇、防鼠等有害生物防制设施。
“三通道”是指洗衣房应设有工作人员通道、医用织物接收与发放的通道,并且工作流程由污到洁,做到工作人员、脏污织物和清洁织物不交叉、不逆行。
“测”--对质量的要求
清洁织物即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其质量标准包括感观指标、物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感观指标要求对每批医疗织物都要进行检测,即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和破损。物理指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pH 值应达到 6.5~7.5。微生物指标应根据工作需要或在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应≤ 200CFU/cm 2,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是指在新建洗衣房、设备大修、更换洗涤消毒用品、更换洗涤消毒方法或程序时进行检测。在怀疑医用织物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除了进行指标菌的检测,也应进行一些目标微生物的检测,以找到医院感染暴发的终证据。
自动上进前出卫生隔离洗衣集成系统自动上进前出结构时,装有脏污布草的推车,用提升机自动将脏布草倒进隔离洗衣机里,真正实现人不用接触布草的工作。.隔离洗衣机洗涤完毕,自动打开在清洁区的圆门,倾斜卸出干净布草到洁净车间。整个过程,人不需要接触脏污布草,真正实现黑灯无人车间概念,真正实现卫生隔离。
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主要针对医疗洗涤管理和医疗洗涤技术两方面提出了要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医用织物分类、运送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等。
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针对我国当前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的现状,提出了该标准适用于医院洗衣房和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对硬器械、软器械、内镜中心的面积设定了下限,分别为2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800平方米,建设一家较全面的第三方消毒中心,总面积在6000平方米左右。《通知》针对区域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获得了医疗机构身份的确认。
软器械是指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口折叠的,具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这类医用纺织品的清洗、消毒、干燥、检查、折叠、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应在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完成。
医疗洗浆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的配套保障部门,承担医院的复用被服、工作服、辅助织物回收、清洗、消毒、烘干、折叠、熨烫、缝补及配送等工作,也负责处理全院可重复用的器械、器具、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烘干、检查保养、包装、灭菌、贮存及发放等工作。
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医洗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设立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应用实体隔离墙严格实施洁污分离,采取物流、人流分离方式,将生活、工作两个区域进行严格分隔,确保人员及物品不交叉、不逆流。
医用织物及软硬器械洗涤消毒中心配套全自动隔离式洗脱机、烘干机、槽式熨平机、折叠机等洗涤设备,消毒中心配置包括各类型清洗机、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等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设备,自建污水处理中心。
开展手术包打包业务和手术器械、医用床品租赁等外延服务,助力中小医疗机构降低相关业务的成本投入,获取快速便捷的相应手术包、织物及手术器械租赁服务。为更多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国家卫计委于2016年12月27日,颁布了我国首部有关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的标准WS/T 512-2016《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规范》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等要求。
环境表面是指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指建筑装修表面,指墙面、地面、玻璃窗、门、窗台、卫生间台面等方面,是不可移动的表面;医疗器械设备表面指仪器设备表面,是可移动的表面。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也被称为“无生命”的环境表面。
《规范》推荐采用物理方法来处理复用的清洁工具,即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机械干燥、装箱保存,从提高清洁工具复用的有效性。复用处理全过程自动化控制,质量。物理消毒的重要参数—A0值达到600,是卫生用品复用低标准,可以通过80℃持续10 min、90℃持续1 min或93℃持续30 s来实现。
消毒供应中心(CSSD)设备、设施管理
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规模、任务及工作量,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及配套设施。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1、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分类台、手工清洗池、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超声清洗装置、干燥设备及相应清洗用品等。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各种器械及器具的清洗架)、超声清洗设备、煮沸锅等,确保清洗干净。
2、检查、包装设备:应配有带光源放大镜的器械检查台、包装台、器械柜、敷料柜、包装材料切割机、医用热封机及清洁物品装载设备等。
3、灭菌设备及设施:应配有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灭菌装置;各类灭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设有配套的辅助设备。
4、储存、发放设施: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
侧进前出”和“前进后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
卫生隔离式洗脱机是无尘工业和医院洗衣房的理想洗涤设备,市面上有两种,一是大成公司新推出的侧进前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二是普通前进后出隔离式洗脱机,二者有何区别?
侧进前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
侧进(装载)前出(卸料)双开门结构,实现隔离。
装料自动找门、定位
单仓式转笼,装料和卸料均一次完成
装料前无需称重,省时省力。
洗净率高,洗涤时间短。
脱水率高,更节能。
电脑控制,使用更方便。
两门自锁并互锁,避免了误开门,安全。
大型机器可以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
前进后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
前进后出双开门结构实现隔离。
转笼分为两个仓,分别需要两次装料、两次取料,相对费时费力
为两仓均衡,每次装料前均需称重
转笼一分为二,洗涤过程中布草落差小,减少洗涤力,降低洗净度。
受均布影响,脱水转速低,含水率高,后续烘干、烫平的能源消耗更多。
全国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