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隔离式双扉清洗消毒机,医院全自动隔离式洗烘机,医院地巾洗消配送中心,洁净服隔离式洗烘机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驱动方式 |
滚筒式 |
适用范围 |
医用 |
样式 |
蒸气式 |
医疗洗涤要使用卫生隔离式洗脱机,成为对洗衣机的硬性要求。
侧进前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特点:
1.侧进(装载)前出(卸料)双开门结构,实现隔离
2.装料自动找门、定位
3.单仓式转笼,装料和卸料均一次完成
4.洗净率高,洗涤时间短
5.脱水率高,更节能
6.电脑控制,使用更方便
7.两门自锁并互锁,避免误开门,确保安全
8.大型机器可采用自卸料功能,更加省力
前进后出卫生隔离式洗脱机特点:
1.前进(装载)后出(卸料)双开门结构,实现隔离
2.转笼分为两个仓,分别需要两次装料和两次取料,相对费时费力
3.为两仓均匀,每次装料前均需称重
4.转笼一分为二,洗涤过程中布草落差小,减少洗涤力,降低洗净度
5.受均布影响,脱水转速低,含水率高,后续烘干、熨平的能源消耗更多
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包括各类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手术器械、洁净手术衣、手术单品等物品的清洗消毒、检查配装、灭菌、物流配送以及租赁服务等,并开展处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出具物品消毒灭菌过程监测结果,实现无菌物品处置全过程可追溯,消毒灭菌质量。
依据商业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国内的消毒供应中心分为医院自建的消毒供应中心、院企合建的消毒供应中心和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中心供应室的整体布局严格按照《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新行业标准》的规定考虑,呈单向通过方式,按由“污”到“洁”再到“净”的作业流程进行布置,即物品回收→分类浸泡初洗→精细、机洗、干燥→检查配备打包→高压蒸汽灭菌→检测→无菌物品存放→物品配备装车→统一发放,整个流程中两个相邻的工序设在相邻的房间内。根据洁净要求不同分为去污区、清洁区、无菌区及生活工作区,到各区经过缓冲间,设置强制性通道,将人流、物流分开,不交叉、不逆行。
卫生行业标准WS/T 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明确了医用织物洗涤场所(包括医院洗衣房和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的建筑布局要求。对照该标准建筑布局的要求,目前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多数医用织物洗涤场所存在较大差距,需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
01本规范对医院洗衣房有明确规定,要斩断交叉污染渠道,疾控中心全程参与。中国即将对医疗洗涤进行规范化整改。
02新标准要求,人、洁、污(三个方面)均需要通道,工作流程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
03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完全隔离,要有墙(物理隔离),并且空气不能对流。只有使用卫生隔离式洗脱机才能满足,单门洗衣机被淘汰出局。
04更衣室升级:要求更衣室内安装有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不动手开关阀门。更进一步应两次更衣:一更换鞋(缓冲)、二更更衣,降低污染风险。
05:新生儿、婴儿要用专机洗涤,“感染性织物”要用专机洗涤,不得混用。
06洗涤的装载程度:装载量不超过大容量的90%,即100kg洗衣机的洗涤量不超过90kg。
07输要求更严:运输工具,不应交叉使用。
为加强医院肺炎防控,进一步提升地巾、布巾的洗涤、消毒质量,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医院配置双扉隔离式医用地巾抹布清洗消毒机,热力消毒烘干机,对医院地巾、布巾实行集中消毒、集中配送。
医院后勤筹建地巾、布巾洗消站。洗消站设两个立操作区间,分别为“污染区”和“清洁区”。污染区配备浸泡池、地巾洗涤机、布巾洗涤机、污物运送车;清洁区配备烘干机、收纳盒、货架、清洁运送车等。工作流程由污到洁,工作人员、脏污布巾、地巾和清洁布巾、地巾不交叉、不逆行。洗消站实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针对性开展人员培训,建立明确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对洗涤质量严格把关,洗消后达到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的要求。
医院地巾抹布集中洗消、集中配送新模式,不仅为医院节省了水资源,减轻清洁人员工作量,延长了地巾、布巾的使用寿命,也为医院规范化建设提供后勤服务的坚实保障。
医用地巾、抹布集中清洗消毒间的建造使用,加强医院环境表面清洁和消毒管理,规范复用医用洁具清洗消毒,杜绝因布巾、地巾清洗消毒不规范导致的院内感染。
医用拖布抹布清洗消毒机更安全和节省时间,配备洁净、污染地巾分类等相关配套存放容器和货架等,同时对医院各区域使用的布巾、地巾进行颜色分类,便于使用识别。
院感科根据管理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收取—预处理—清洗—烘干—整理—发放,清洗消毒间内设有专职洗消人员,并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与考核。
医用地巾、抹布清洗消毒间的建立,不仅改变了医用地巾、抹布的清洗消毒方式,更对医院感染薄弱环节及流程管理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全国医院医用织物热力消毒洗衣机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