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模块,处理方法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品牌 |
其它 |
产地 |
进口 |
产品认证 |
IOS9001 |
加工定制 |
否 |
计量单位 |
个 |
售后服务 |
保修一年 |
额定电压 |
110V |
MPL-B540K-SJ22AA模块
可编程序控制器诞生不久即显示了其在工业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如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相继研制成各自的PLC。PLC技术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由初的一位机发展为8位机。随着微处理器CPU和微型计算机技术在PLC中的应用,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PLC。现在的PLC产品己使用了16位、32位做处理器,而且实现了多处理器的多通道处理,通讯技术使PLC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已比较成熟。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厂家生产可编程序控制器产品,比较的厂家有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Rockwell(AB)、通用(GE),日本的三菱、欧姆龙,法国的施耐德等。
可编程序控制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向高集成度、小体积、大容量、高速度、易使用、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向小型化、化、低成本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小型PLC在价格上还小系统用的继电器控制装置。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型器件大幅度的提高功能和降格,使PLC结构更为紧凑,功能不断增加,将原来大、中型PLC才有的功能移植到小型PLC上,如模拟量处理、数据通讯和复杂的功能指令等,但价格不断下降,真正成为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替代产品。
向大容量,高速度方向发展
大型PLC采用多微处理器系统,有的采用32位微处理器,可同时进行多任务操作,处理速度提高,特别是增强了过程控制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另外,存储容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