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PT口液压动力单元铝压铸阀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材质 |
铝合金 |
适用机械 |
工程机械 |
是否标准件 |
标准件 |
加工定制 |
是 |
工作温度 |
0-60℃ |
动力类型 |
电动 |
耐压 |
20MPa |
液压阀块(油路板、集成块)的结构和设计:
液压阀块油路块的结构:
1、油路块是一块较厚的液压元件安装板,用螺钉将板式液压元件安装在油路板的正面或者各个侧面(保持底面或某一个面为安装固定面),在正面对应的孔与液压阀的各孔相通,各孔间按照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通路要求,在油路板内部钻纵、横孔道,在孔口开有螺纹,安装管接头用以接管;
2、为避免孔道过长、过多而不便于加工,在一块油路板上安装元件的数量一般不超过10~12个。油路板边长不宜大于400mm;
3、油路板内部孔道数量较多且又互相交叉时,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减少工艺孔,可将油路板的厚度分为三层,层为泄露油和控制油孔的通道(L层),其孔径较小;第二层为压力油孔通道(P层);第三层为回油孔通道(O层);
4、如果元件数量并不多,尽可能将压力油孔通道和回油孔通道布置在同一层内,以减小油路板的厚度。
液压阀块原经常性原则:
1、安装于液压阀块上的液压元件的尺寸不得相互干涉;
2、阀块的几何尺寸主要考虑安装在阀块上的各元件的外型尺寸,使各元件之间有足够的装配空间。液压元件之问的距离应大于5mm,换向阀上的电磁铁、压力阀上的先导阀以及压力表等可适当延伸到阀块安装平面以外,这样可减小阀块的体积。但要注意外伸部分不要与其他零件相碰;
3、在布局时,应考虑阀体的安装方向是否合理,应该使阀芯处于水平方向,防止阀芯的自重影响阀的灵敏度,特别是换向阀一定要水平布置;
4、阀块公共油孔的形状和位置尺寸要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来确定。而确定阀块上各元件的安装参数则应尽可能考虑使需要连通的孔道好正交,使它们直接连通,减少不必要的工艺孔;
5、由于每个元件都有两个以上的通油孔道,这些孔道又要与其它元件的孔道以及阀块体上的公共油孔相连通,有时直接连通是不可能的,为此设计必要的工艺孔。阀块的孔道设计就是确定孔道连通时所需增加工艺孔的数量、工艺孔的类型和位置尺寸以及阀块上孔道的孔径和孔深;
6、不通孔道之间的小壁厚进行强度校核;
7、要注意液压元件在阀块上的固定螺孔不要与油道相碰,其小壁厚也应进行强度校核等等。
液压阀块油路板的设计:
1、确定油路板的数量:对于较简单的液压系统,当液压元件数量不超过10~12个时候,整个液压系统只需集中在一个油路板上(视现场情况需要而定);若元件数量较多,则需要进行分解;
2、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三维建模设计:为在油路板上布置元件方便起见,先根据选型的液压元件的外形轮廓尺寸(含油口尺寸、安装尺寸),建立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在三维空间中,确定各元件底面上油口位置、尺寸及在空间相互连通关系,进而确定油路块实体模型。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后,再分别建立其二维视图;
3、元件位置的布置:
一般应使方向阀阀芯置于水平方向。如果将电磁阀垂直方向放置,由于阀芯自重可能影响造成动作失灵。
元件之间距离一般取5~10mm。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外壳可以伸出油路板外面,并尽量伸出于阀板的同一侧。注意留出扳手空间;
尽可能将与主压力油路相通的各元件油口沿坐标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以便于用一个横向孔(工艺孔)将其连接起来,再与液压泵压力油管接口连接,以减少钻孔(工艺孔)的数量;
压力表开口布置在油路板的上方,如果放在中间,则应留出安装压力表的位置;
4、油孔的直径与位置:
元件布置好后则油路板正面孔的数量随之确定,它的孔数等于各元件孔数之和。油路板正面孔的孔径应等于元件油口孔径,连接阀的螺钉孔直径应为螺孔内径,螺钉孔深部一般为12mm内;
油路板内的孔,孔通道和孔通道之间的壁厚不小于5mm;
工艺孔端口用螺塞(堵头)堵住;
接管接头的孔口,都要根据管接头螺纹底径尺寸钻浅孔并攻丝;
5、绘制油路板零件图:
油路板正视图:以油路板两条边为坐标轴,根据已排好的元件布置图,定出每个元件基准线坐标。基准线是元件产品样本上标注安装尺寸的基准。然后,按比例画出油路板各面所有的油孔和安装螺孔,并以基准线为坐标尺寸。如果正面孔数量多,而且孔径、孔深不一,可将各孔编号列成表格来表示;
剖面图:为了表达横孔的通路,还需要画出各层孔的剖面图。剖面图应标注每个横孔的孔径和孔深,并按坐标每个横孔的位置以及端部螺塞螺孔的尺寸;
后视图和侧视图:标注每个油口的管接头螺孔尺寸与连接部位,以便接管。侧视图中若有工艺孔,标注出螺塞孔的位置与数量。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