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医疗洗消中心建设方案,医疗织物卫生洗涤中心,两区三通道洗消一体化,医院地巾清洗消毒中心 |
面向地区 |
全国 |
驱动方式 |
滚筒式 |
适用范围 |
医用 |
样式 |
蒸气式 |
可重复使用医院纺织品经洗涤后还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终才送回到终的使用环节,烘干,整理,打包物流以及存储的环节中容易被污染,医院感染的预防重在管理,整个服务流程中的管理容易出现盲区导致感染事件的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按织物种类选择进行熨烫或烘干,由于经烘干后需要熨烫或者折叠,甚至部分有破损的纺织品需要修补,在这个环节中会需要员工进行手工上料以及打包,由于经过熨烫烘干,折叠打包后的纺织品将直接进入库房,对于不需要灭菌的纺织品来说,熨烫或者烘干工序中的热消毒将是后一道消毒工序,因此需要在烘干以及消毒环节确保消毒质量,严防洗涤后医用织物的二次污染以及消毒清洁质量的保持。
在熨烫或者烘干工序中检查检查纺织品的清洗是否干净,发现仍有污渍时需重新送回脏区进行洗涤,由于熨烫或者烘干机的工作原理为热交换加热蒸发水分,要确保每批次烘干所有物品经烘干冷却后的完全干燥,由于本身工作环境中需要大量的热源(蒸汽或者导热油换热),造成干净区工作区域内温度不均匀,同时空气相对潮湿,一定要严格控制区域内的空气干燥度;烘干以及熨烫工作中需要人工上料,机械或者人工整理打包,所有操作人员佩戴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要求。
风淋室的两道门电子互锁,可以兼起气闸室的作用,阻止外界污染和未被净化的空气进入洁净区域。
风淋通常由风机、过滤器、箱体以及电器控制部分组成。
环境空气经过初效过滤器,由风机压入静压箱,再经过过滤器过滤后从喷淋口吹出高速洁净气流,洁净气流以高速均匀的风速喷射到人员表面,有效而迅速地清除人员从非洁净区所携带的尘埃粒子,再经由初、过滤器过滤后重新循环到风淋区域内。
通常来说,过滤器对直径为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有效的过滤媒介。
根据科学试验,可以得到风速与除尘效果之间的关系。
对不同粒径的灰尘施加不同风速的除尘效果,风速越高,除尘效果越明显。当风速达到20m/s后,除尘效果随风速增加变化已不再明显。
根据《JG/T296-2010 空气吹淋室》的标准,我们可以查出不同宽度的风淋室对于出口风速的要求。
低的出口风速要求在21m/s,喷口数的个数要求12个以上。回风口的速度不宜大于2m/s。
清洁织物即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其质量标准包括感观指标、物理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感观指标要求对每批医疗织物都要进行检测,即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和破损。物理指标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pH 值应达到 6.5~7.5。微生物指标应根据工作需要或在医院感染暴发时进行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应≤ 200CFU/cm 2,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检测,是指在新建洗衣房、设备大修、更换洗涤消毒用品、更换洗涤消毒方法或程序时进行检测。在怀疑医用织物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除了进行指标菌的检测,也应进行一些目标微生物的检测,以找到医院感染暴发的终证据。